“刚吹完‘口径’无敌,转眼船桨被无人机踹断。”
晚上刷手机,乌军官方号甩出一行字:10月4号,无人机在卡累利阿的奥涅加湖上空,对着21631型“Grad”狠狠来一下,推进系统直接冒烟。五周前,同型号的“布扬”号在亚速海挨了同款拳头,雷达被炸开花,船板破洞,只能灰溜溜退出值班区。俄海军嘴上硬,身体却很诚实,把剩下的船躲进拉多加湖和新罗西斯克。
船不好过,雷达也惨。库尔斯克郊外,一套Harmony刚支起天线,FPV无人机俯冲点火,车子连人带雷达烧成一团。当天还有加餐,顿涅茨克俄军第8集团军指挥所吃了两发导弹,楼塌完停车场再补一拳。
把镜头拉回凌晨两点,奥涅加湖水黑得发蓝,“Grad”号慢悠悠赶路,船屁股突然一声闷响,船舱灯全灭。推进舱右舷被无人机啃掉一块,钢片卷成麻花,船员连夜呼叫拖船。这艘去年12月才入列波罗的海舰队的“小个子”,号称能塞八枚口径导弹,最远干到一千五百公里,结果在家门口被一架小飞机教做人。
乌军没藏着掖着,脸书直接发视频:无人机视角里,船身冒火,湖面的反光像碎掉的镜子。五周前的“布扬”号更滑稽,雷达罩被炸飞,像秃顶的脑袋,黑烟腾起三米高。俄媒当时说“轻微受损”,可卫星图显示船位跑到内湖,炮口对着芦苇,没半点出海的意思。
有人纳闷,船怎么跑湖里去了?时间轴拉一拉就能看明白。2023年10月,瑞典芬兰排队进北约,波罗的海舰队慌得连夜搬家,把“布扬”“卡拉库尔特”塞进拉多加湖。2024年10月,黑海舰队更是惨,一半船被乌军导弹打成零件,司令部、弹药库、训练中心挨个开花,剩的残兵败将只能挤到新罗西斯克。船越搬越往里,湖越换越安全,可无人机照样追得上。
同一天,库尔斯克也没逃掉。Harmony雷达刚开机,屏幕还在自检,天上突然窜下来一架无人机,像石子砸水洼,雷达车瞬间起火。俄军宣传册里,这套雷达能盯住45公里外、秒速700米的空中目标,结果自己没躲过秒速几十米的小飞机。乌军官方吐槽:“Harmony奏完最后一次和弦。”
再跳到顿涅茨克,俄军第8集团军指挥所白天还在开视频会,晚八点两发导弹前后脚落下。第一发把主楼掀掉半边,第二发把停车场砸成弹坑。乌军没吹战果,只甩一句“继续削弱俄军后勤与指挥”。现场照片流出,文件满天飘,像下雪。
有人算账:两艘新锐小船,一套高端雷达,再加一个集团军大脑,一天之内全挨揍。更尴尬的是,这些装备都不是老旧库存,全是俄军近年最拿得出手的牌。船能躲进湖,雷达能拉着跑,指挥所能挖地下室,可无人机像牛皮糖,贴脸就炸。
俄军对策?暂时没招。黑海舰队前车之鉴摆着,越往里缩,无人机越敢追。湖再深也罩不住,毕竟飞机不用跑道,操作员在几百公里外点鼠标。有人猜下一步俄军会把船藏进内河,或者给雷达罩铁笼子,可水面就那么大,雷达一开机就发光,躲得了初一躲不过十五。
乌军这边倒是越玩越熟。从克里米亚大桥到奥涅加湖,无人机航程越打越远,准头越来越稳。没有飞行员,不怕被击落,炸雷达比炸坦克成本低十倍。今天啃船桨,明天砸天线,后天端指挥所,套路不复杂,但招招打七寸。
把画面定格在湖面火光,再看远处库尔斯克黑烟,还有顿涅茨克塌楼,三件事串成一条线:俄军前线再猛,后方一样漏风。船没桨就动不了,雷达瞎了就成铁盒,指挥所没了主官就乱套。乌军不跟坦克硬碰,专拆螺丝钉,一颗一颗拆,整台机器迟早散架。
有人问俄军会不会报复,大概率会,可报复也得先找得着人。无人机飞得低,雷达难抓,操作员散在各地,炸弹扔下去就像打地鼠。更难受的是,今天挨炸的装备修起来不便宜,时间也耗不起。
湖面火光慢慢暗下去,拖船把“Grad”号拖进船坞,维修单写满三页;库尔斯克的雷达只剩铁架子,士兵拿水枪降温;顿涅茨克的废墟里,军官拿着手电翻文件。一天之内,三条战线同时挨耳光,面子和里子一起掉。
俄海军曾吹牛“口径导弹改变战局”,如今导弹还在,发射船先瘸腿;俄陆军曾吹“Harmony守护天空”,如今天空没守住,自己先着了火;俄陆军还吹“指挥所深藏地下”,结果两发导弹直接掀顶。牛皮吹得越大,脸打得越响。
无人机像夏天的蚊子,个头不大,嗡嗡一圈就能叮出血;俄军像穿棉裤跑步,越跑越热,越热越慌。下一步蚊子往哪儿飞,没人知道,但可以肯定,湖再深,地下室再厚,只要开机就亮灯,亮灯就挨叮。
俄军会怎么捂脸?是把船再搬远一点,还是给雷达套棉被?评论区说说看,你觉得下一架无人机盯上谁?
关于股票配资最新情况,厦门股票配资一览表,专业配资平台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