唐太宗李世民与他的兄长李建成,实则暗中角力已久。李建成对弟弟身边那些勇猛的武将始终心怀忌惮,因此,他也渴望寻得一位如尉迟恭般勇猛的武将,以助自己一臂之力。
果不其然,他竟觅得一位武艺高强之士,其武技之精湛,堪比尉迟恭。
这位何方神圣?他究竟有何本领,得以成为李建成身边的得力助手,类似于“尉迟恭”的地位?
幽州大总管
李建成麾下的“尉迟恭”是罗艺,熟悉《隋唐演义》的读者定会对此名耳熟能详,小说中罗成的父亲、秦琼的姑丈,便是这位罗艺。
罗艺在书中形象正直,尤以枪法见长,罗成的枪法便是他所传授。此外,他更是隋朝朝廷亲封的靖边侯,被誉为北平王。
尽管书中的罗艺形象堪称典型的正面角色,然而史实中的罗艺却截然不同。历史上的罗艺,尽管同样居于北方,但其与书中描绘的那个罗艺毫无关联,简直判若两人。
罗艺在书中被誉为北齐的燕王,后转而归附于隋朝。罗艺真正声名鹊起之时,恰逢隋朝的中叶。
罗艺的父亲,罗荣,亦为隋朝一名赫赫有名的武将。罗艺自幼便跟随父亲习得武艺。
罗成的妻子并非姓秦,而是姓孟。纵使他拥有一子,然而这位儿子之名断然非罗成所赐,史册之中亦未曾有过关于他的只字片语。
罗艺的胞弟罗寿,不幸被卷入了罗艺的纷争之中。
书中的罗艺形象正直,然而在史册中,这位罗艺的形象却截然不同。史书对他的评价是“性格狡黠,刚愎自用,缺乏仁慈之心”,并且还列举了具体的例子来佐证。
罗艺初入仕途,官位尚显低微。隋炀帝率军出征之际,罗艺受李景统辖,然其性情急躁,时常对李景口出不逊。
李景并非轻易屈服之人,他亦屡次对罗艺展开反击。罗艺心怀愤懑,遂诬指李景意图谋反,然而隋炀帝对李景深信不疑,对罗艺的诬告并未予以理会。
隋朝晚期,天下动荡不安,各地百姓纷纷揭竿而起,四处攻城掠地,抢夺粮食。罗艺等将领所守卫的涿郡,作为战略要地,储备了丰富的粮食与财宝,自然成为了起义军觊觎并纷纷进攻的目标。
此刻,军营之中士气低落,将领虽众,却鲜有愿挺身而出迎击敌军者。罗艺独担重任,屡次孤军奋战。
城内留守的将领赵十住等人心存犹豫,既不愿主动出击,亦不愿被迫应战。他们密谋策划,意图先对罗艺下手,继而在众目睽睽之下宣告独立。
罗艺在其间暗中布下了耳目,赵十住等人的密谋不久便被罗艺悉数掌握。
罗艺迅速便构思出了一套应对策略,他决定顺水推舟,利用赵十住的言论,正式宣告幽州的独立。
凭借在城中累积的声望,罗艺悄然向城中民众透露了一则消息。
罗艺对城中百姓言道:“我等领兵作战,屡获战果,所缴获之物已使仓库几近溢满。然而,贼人之物堆积如山,却未曾分发于百姓,救济之心,竟未曾显露分毫。”
城中居民听闻此言,无不面露不悦,他们早已如干柴般一点即燃。
不久后,罗艺再度率军出征讨伐叛逆,归来之际,涿郡郡丞亲自出城迎接。罗艺却趁机将其拘捕。城内赵十等人企图趁机作乱,却遭到了城中愤怒民众的强烈抵制。
罗艺入城后,敞开府库之门,将众多物资慷慨分发给民众。民众欢欣鼓舞之际,罗艺趁热打铁,宣告自立,并自封为“幽州总管”。
投身李唐朝
罗艺在幽州自立为王后,并未沉溺于逸乐之中,而是深思熟虑,思索着接下来的道路该如何铺设。
罗艺深知,隋朝已至强弩之末,其终结在即。若能明智择主,下半生自可过得安稳;反之,若误入歧途,恐将遭受磨难,甚至危及性命。
罗艺对当时的局势进行了周密的剖析,毅然决然地将自己的安危与李唐的命运紧密相连。
李渊建朝三年之际,罗艺率其麾下兵将及所辖疆域,归顺于李唐,荣膺燕王之位。为嘉奖罗艺主动归降之壮举,李渊特赐其国姓,改其名为李艺,以示殊荣。
罗艺此刻尚未离开涿郡,依旧驻守于此。此情此景,并非源于李渊对其不信任,实则是因为此地肩负着重要的作战使命。
不日之后,李世民率领唐军征伐刘黑闼,而罗艺肩负重任,旨在截阻刘黑闼之弟刘十善,务须确保刘十善无法援助其兄刘黑闼。
李世民的此战虽告捷,却未能将刘黑闼就地正法,遂致数月之后,刘黑闼卷土重来,再度起兵反叛。
李渊对李世民未能妥善解决刘黑闼之乱深感不悦,遂命其闭门自省。随后,派遣李建成前往镇压叛乱。此次战役中,罗艺亦加入战局,正因此机缘,他与李建成结识。
罗艺助力,李建成任务圆满。
成事之后,李建成对罗艺的才智深表赞赏。在离别之际,他特意向罗艺透露,可以上奏朝廷申请入朝,他作为太子,定会设法将他调入长安。。
此言不虚,罗艺顿时感受到了被器重的喜悦,他随即向李渊提出了入朝的请求。
李渊心中尚存几分踌躇,李建成在李渊面前对罗艺极尽赞誉之词,李渊遂毫不犹豫地批准了他的请求。罗艺喜出望外,即刻收拾家产,匆匆从幽州启程,奔赴长安。
罗艺抵达长安,李渊对其款待有加,而太子李建成亦伸出友好之手,一时间,罗艺风光无限,备受瞩目。。
疯狂与凄凉
罗艺在觐见李渊之后,荣膺左翊卫大将军的重任,声名鹊起,成为了一位声名显赫的人物。得益于与李建成的密切关系,罗艺愈发自负,眼中再无他人能够入其法眼。
某日,李世民派遣使者前往罗艺麾下军队进行考察,不料却遭罗艺部下痛殴,伤势颇重。
李世民对此颇感不悦,遂将此事禀报给了李渊。李渊闻言,对罗艺痛加斥责。恰逢北方突厥来犯,李渊便趁机将罗艺贬谪至边疆。
原本,李建成意图挽留罗艺,然李渊始终未松口。自此,罗艺再未重返长安,即便是面对“玄武门之变”,他亦未现身参与。
登基为帝后,李世民在罗艺心中引发了持续的恐慌。他深知自己与李世民关系紧张,加之身为太子李建成的心腹,料想必遭清算,因而日日蛰居府中,不敢轻易外出。
李世民深知自己未曾介入“玄武门之变”,因而压根未曾想过加害于他。
罗艺对李世民的心思一无所知,他整日沉溺于对自身惨遭不幸的想象之中。承受不住内心的煎熬,他终于下定决心,准备举兵反叛。
罗艺府中迎来了一位精通命理的神婆。她踏入府门伊始,便直言不讳地称罗艺的妻子孟氏拥有非凡的贵相,定能母仪天下,册封为后。听闻此言,孟氏喜形于色,随即又请神婆为罗艺卜一卜吉凶。
实则并无所谓的神婆,不过是一些人借此传播吉祥之语,借此谋生。这位所谓的神婆为罗艺观过面相,不禁赞叹罗艺拥有天人般的容颜,预言他未来必能成就伟业,甚至有朝一日登上皇位亦非遥不可及!
罗艺及其家人轻信了神婆的预言,遂起兵反叛。然而,他的部下们却不愿追随其后,最终导致罗艺一家惨遭其手下所斩。
罗艺的首级被其部下呈上,交予前来平息叛乱的尉迟恭手中,而后亦被带回长安。
观瞻罗艺首级,李世民心中不禁感慨万千,心想:我既未贬其官职,亦未究其过咎,如此一位杰出的将领,究竟何故竟会选择反叛?
李世民详尽调查了此案,并对那位误导罗艺的李姓人物予以了处决。
自知之明乃人生至宝,切莫贪功冒进,那些不属于你的,终将无法成为你的。
#6月发文冲刺#
关于股票配资最新情况,厦门股票配资一览表,专业配资平台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